阅读:0
听报道
截至4月11日,加拿大累计确诊23197人,累计死亡648人,康复6548人。魁省仍然领先,4月8日确诊人数破万之后,每日保持600-900的增长。
最近和我的朋友张英通话,了解了她在疫情爆发后生活和工作的变化。张英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魁北克省某大学医学系博士在读。疫情之下,全省大部分非必要运行机构停工或半停工,但仍有一部分工作者必须通勤。张英就是其中之一。
3月中旬以来,张英每周通勤两天。偶尔有特殊情况也需要赶去实验室。疫情期间的通勤和往常区别很大。张英通勤乘坐地铁,地铁之中,大家都自觉地保持距离隔开坐。前两周戴口罩人少,戴口罩的她偶尔会察觉到周围民众异样的目光。4月初,地铁里多了一些戴口罩的白人,这说明戴口罩逐渐被魁北克民众接受。到了实验室所在的大楼,工作人员对每一个进楼的人员核查身份信息,也会要求先消毒再进楼。
“公众和政府层面的抗疫行为,我目前比较满意。大家基本能遵守所谓社交距离,”张英说,“我个人觉得医院里措施应该更严格一些。魁省的一些医院里,医生在楼里走动并没有戴口罩,病人也不戴。医院情况复杂,来医院的人多数患病或体弱。有戴口罩的患者到了医院被要求揭下口罩。我也听说有朋友定期去医院肿瘤科做靶向治疗,护士要求患者检查时把口罩拿掉,病房的其他患者也都未戴口罩。如果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其他病患和医务人员也就暴露在危险之中。” 看来口罩问题依然未在魁北克社会中达成共识。
作为朋友,我很关心张英的日常生活。她的观察是,路上行人明显变少,偶尔见到几个行人往往是买菜或遛狗的。基本没有小朋友,偶尔有小朋友在自家门口的空地活动。有新闻报道,公共汽车上司机不能和乘客说话,旨在保护司机同时也保护乘客。4月1日是月初买月票的日子,自助机器前排队购票的人群彼此间的距离也变得比往常更远了。
(图片是受访者拍摄。)
张英家附近的超市逐渐开始限制人流。规模稍大的超市上限是55人,门口有保安维持秩序。等待进入超市的顾客距离约1米多,出来一个人才能进去一个人。通话当天,张英戴口罩去家附近的超市采购遇到一件趣事:“以前我去超市没戴口罩,今天我戴口罩了,轮到我的时候,工作人员问我有无症状和旅行史,我明白是出于安全考虑。好奇的我也询问他是否限制戴口罩的民众进入超市采购,他回答说并没有。”她发现超市和药店的结账窗口做了透明的隔断板,留了一个小口,让购物者自己扫码。这种临时的半自助结账窗口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触碰和交流。收银员只负责算账,而扫码的工作全是顾客自己完成。收银员既不需要接触客户的商品,也不碰到顾客本人。某些以副食为主的超市需要称重,收银员不得不碰触顾客的物品,但也建立了隔断,尽量保护收银员。
在采购的问题上,张英赞赏某些华人超市的举措。两周前已经停课,她去市中心的华人超市买菜。当时戴口罩在西人超市显得格格不入,而在华人超市则可以慢慢挑更自在。最近一周为了减少坐地铁她不再去稍远的华人超市,而家附近的超市往往缺乏华人喜欢的食材。于是她开始在微信里通过群和小程序“网上买菜”。就在我们通话的当天,她收到了网上购买的蔬菜。通过小程序在线下单,订满一定数额免运费。送菜时间固定,区域划分清晰,不出门也可以买到食物,品质也得到保证。除了超市,专门的水果蔬菜或其他批发商均提供网上下单。由于堂食被禁止,饭店为了保证生计也纷纷提供外卖服务,有些甚至免运费。这些新兴的购物方式都为人们最基本生存需求“吃”提供了便利。
一些工作人员都在疫情期间不得不坚守岗位,例如医护人员。说到这里张英想起了自己的导师:“由于工作繁忙,我的导师最近很少从事临床工作。但是自从政府停课之后,她每周腾出两三天专门去支持临床看患者,这对她来说是一个特殊情况。政府号召退休人员回来工作,她虽然没退休,但是也被号召回到临床。我曾和她谈及设备是否充足,她说目前充足。”张英表示,很难预计现有的医疗设备能撑多久,她们的专业并非呼吸科,所掌握的信息和一线工作者有差别。但是导师增加临床工作是一个事实。
除了医务人员,大众交通工具的司机,大楼保安,保洁人员,邮政人员,银行专员也都必须上岗。张英提到她的实验室所在大楼的保安和保洁人员工作时并未戴口罩,不可谓不是冒着生命风险在工作!
接着,我询问了她是否满意加拿大或魁北克政府目前的举措和应对。她表示目前来说满意。政府在几周之内迅速关闭学校和娱乐场所,从爆发开始来看反应算快。但是不得不承认,爆发之后才开始响应,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晚了。不过给民众发放生活补贴,这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能做到的。虽然政府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开始预防,但爆发开始之后政府已经做了它所有能做的最好。
最后,我询问她,作为一个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对加拿大防疫有什么建议。首先,张英表示并不太理解官方不建议戴口罩的理由。如果为了保证资源供给医护人员,这可以理解。但是明确表示“不需要戴口罩”,是否会给民众错误的引导?社会距离这个词也很新鲜,这个概念的提出也许是不戴口罩的备用方案。张英认为,在医院这样人员密集的地方,应该提倡戴口罩。医院无法区分潜在感染者和非病患。
另外一个问题是轻症患者被医生要求回家自我隔离。这有几个问题:有的患者并未隔离,偶尔还出门,还有的和家人一起住。目前已有案例显示患者感染家人。放轻症病人回家自我隔离之前最好确认是否有条件隔离。如果和室友家人一起住,这不算真正的隔离。有条件隔离的,可以自我隔离;无条件隔离者,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场所集中隔离?轻症者也需要生活,但是在加拿大,快递外卖并不算发达。张英提出,可以安排一些志愿者帮助独居隔离者,避免他们外出,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用度。社区爆发已经发生了,轻症应该引起重视。
在研究方面,几乎所有医学研究都暂停,除了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但是无论是疫苗还是特效药都不是短期能研制出来的。因此,分享“知识”非常重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独善其身。全球共同体,所有民族必须团结起来抗击疫情。
通过这次和张英的对谈,让我了解到魁北克民众疫情之下的生活,以及医学研究者如何看待魁北克和加拿大的抗疫策略。和她的对谈也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轻症患者在家自行隔离是否有利于抗疫?如何能更好地隔离患者和非患者?何时魁北克才能真正意识到戴口罩的重要性?希望这些问题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妥善的解决。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